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海马齿生态浮床对石斑鱼生长及养殖效益的模拟研究
李卫林 温凭 罗冬莲 杨芳 仇登高 郑盛华 郑惠东
   2020, 42 (5): 411-421.  
摘要625)      PDF (6966KB)(333)    收藏
通过构建海马齿(S. portulacastrum L.)-石斑鱼封闭式海水生态养殖实验系统,模拟研究海马齿生态浮床对石斑鱼生长及养殖效益的影响,探索并优化浮床-水体面积覆盖比。结果显示,经22 d培养,海马齿成活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 > 0.05),植株增重率与浮床覆盖率呈线性正相关(R2=0.994,P = 0.048 5)。浮床处理组石斑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饵料转化率和产出投入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浮床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T2、T3组石斑鱼平均增重率和残饵粪便产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与T1组无显著差异(P > 0.05)。各处理组的投饵量大小顺序为T3 >(T2、T1)> CK,T3组残饵粪便氮含量低于其他处理组(P < 0.05),而磷含量无组间差异(P > 0.05)。结果表明,海马齿生态浮床对石斑鱼存活、生长和养殖产出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5%的浮床覆盖率即可有效促进石斑鱼存活、提高经济效益;覆盖率为30%时,石斑鱼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当覆盖率升高至45%时,石斑鱼对饵料蛋白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以30%覆盖率综合养殖效益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应用体外仿生消化法对华贵栉孔扇贝体内镉进行生物可给率研究
杨妙峰 郑盛华 席英玉 罗冬莲 钟硕良
   2019, 41 (5): 385-392.  
摘要70)      PDF (4059KB)(431)    收藏
镉(Cd)是可食用贝类体内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研究贝类Cd的食用风险,以对Cd生物富集能力强的浅海贝类——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ls)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胃肠道物理化学环境的体外仿生消化法,测定扇贝体内Cd的生物可给率。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体内Cd的可给率范围在36.5%~63.3%之间,均值47.9%,消化食糜中Cd的主要形态为MT-Cd和GSH-Cd。扇贝各组织Cd的生物可给率大小依次为性腺(51.2%)、闭壳肌(44.9%)、内脏(40.6%)、鳃瓣/外套膜(37.4%),性腺质量分数与可给率呈显著负相关(R=-0.840,P<0.05),内脏质量分数则与可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6,P<0.01)。鳃瓣/外套膜和闭壳肌是扇贝消化食糜中Cd含量的主要来源(占63.5%),内脏对消化食糜中Cd的贡献率则高于其相应的质量分数,食用前若去除内脏,可以减少约25%Cd的膳食摄入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东山湾海马齿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杨芳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郑惠东 温凭 李卫林 罗冬莲
   2019, 41 (3): 225-233.  
摘要143)      PDF (3404KB)(660)    收藏
针对规模化网箱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在东山湾八尺门鱼类养殖海区开展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研究。经过一年的生长,八尺门修复区海马齿平均茎长1.28 m,平均根须长0.52 m,生物量达152.5×103 g/m2,通过生长吸收对C、N、P的积累量分别为5 214.0、378.5、22.9 g/m2。经过两年的原位修复,浮床修复区海水的DO比对照区高11.9%;浮床对石油类、悬浮物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2.3%、14.9%和10.0%,对TN的去除率为11.7%,对NH4-N、NO3-N和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19.9%、16.4%和9.2%;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浮床对TOC、NO2-N和TP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综上,海马齿生态浮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修复区海水水质,减轻网箱养殖水体的营养负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分布特征
叶孙忠 罗冬莲 蔡建堤 刘勇 马超 杨芳 郭书悦 沈长春
   2018, 40 (5): 358-365.  
摘要139)      PDF (3893KB)(543)    收藏
根据201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东山湾拖网定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取渔业生物128种,其中鱼类88种、虾类9种、蟹类19种、口足类4种、头足类8种,主要以暖水性种类为主;春季渔获物优势种为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黄吻棱鳀(Thrissa vitirostris)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等3种,秋季则为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食蟹豆齿鳗(Pisodonophis cancrivorus)、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黄吻棱鳀和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等6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质量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分别为214.91 kg?km-2和265.19 kg?km-2,数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2.51×103 尾·km-2和12.02×103 尾·km-2,渔业资源有衰减趋势;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112,Shannon-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79,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635,春季均明显低于秋季,生物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急性毒性效应
许翠娅 杨芳 罗冬莲 陈小红 魏姗姗 余颖 陈财珍
   2018, 40 (3): 169-176.  
摘要105)      PDF (6183KB)(516)    收藏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对皱纹盘鲍的急性毒性效应,获得了5种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50)。研究表明,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毒性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相关关系,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96 h LC50分别为苯33.37 mg·L-1、甲苯25.24 mg·L-1、邻二甲苯15.61 mg·L-1、间二甲苯12.84 mg·L-1、对二甲苯4.81 mg·L-1;5种苯系物对皱纹盘鲍均为高毒物质,毒性大小顺序为: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甲苯>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海水中挥发酚的方法研究
姜双城 陈宇锋 陈财珍 郑惠东 吴立峰 钱小明 席英玉 杨妙峰 郑盛华 颜聪毅 林永青 林娇 罗冬莲
   2017, 39 (2): 132-138.  
摘要150)      PDF (885KB)(537)    收藏
为优化海水中挥发酚的检测工作,也为今后本方法的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检测 机构的科技人员测定海水中挥发酚的工作提供参考,研究采用SKALARSan++ 型连续流动 分析仪在线测定海水中的挥发酚。实验结果表明:在0~0.100 mg/L 线性区间内,该方法具 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最低检出限为0.002 m/L; 采用该方法和经典方法同时测定4个样品,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21%~4.65%,均小于5%,表明两种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该方法快捷、简便和绿色环保,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九龙江口秋季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叶孙忠 马超 刘勇 蔡建堤 郭书悦 徐春燕 罗冬莲 叶泉土
   2017, 39 (1): 54-62.  
摘要133)      PDF (2103KB)(377)    收藏
根据2015年秋季对九龙江口开展的桁杆虾拖网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群聚多样性和多样性水平等。 结果表明,2015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游泳生物共61种,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42种;蟹类次之,有8种;虾类、口足类和头足类分别有6种、3种和2种;渔获数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18ind/h,渔获重量平均密度指数为10.29kg/h。主要渔获优势种类凤鲚(Coilia mys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等。游泳生物种类丰富度指数D分布范围为3.112~4.682,平均为3.921;种类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1.814~2.674,平均为2.390;种类均匀度指数J'分布范围为0.606~0.921,平均为0.789,多样性指数处于中度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网箱养殖沉积环境中硫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
陈小红 陈宇锋 郑惠东 陈月忠 许贻斌 陈财珍 罗冬莲
   2016, 38 (6): 431-436.  
摘要160)      PDF (3651KB)(852)    收藏
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分离硫氧化細菌,并研究其生长特性。从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能源底物的培养基中分离得到一株硫氧化菌B1-1,经过平板菌落形态观察及其形态学特征研究,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結果,确定菌株的种类。结果表明,菌株B1-1呈革兰氏阴性,短杆状,鉴定为Halothiobacillus hydrothermalis(Gen-Bank登录号KU362926)。在 28°C、初始pH=8%、150 r/min培养条件下,细菌在12 h进入对数生长期,36 h开始氧化硫代硫酸盐(S203-),至60 h培养液pH下降到4.8,S203-浓度从最初的2.28 g/L 降到0.36 g/L,氧化率达84.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福建中南部沿海海水养殖僧帽牡蛎体内石油烃的时空分布特征
席英玉 陈宇锋 姜双城 罗冬莲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许贻斌
   2016, 38 (1): 47-55.  
摘要126)      PDF (2309KB)(725)    收藏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含油废水、工业排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排放的影响,海洋受到石油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就2009—2014年相关数据,对福建中南部沿海的莆田、泉州、漳州和厦门四个海区中养殖的僧帽牡蛎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平均含量围头湾>泉州湾>厦门湾>佛昙湾>东山湾>大港湾>旧镇湾>湄洲湾>诏安湾,其中泉州海区的围头湾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超标严重。2009—2014年间各个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基本都是呈波浪型变化,其中2010年和2013年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较高。2009—2014年间福建中南部沿海养殖僧帽牡蛎总体上受到石油烃不同程度的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I)在0.08~23.3之间,六年监测的54份僧帽牡蛎中有26%样品受到重度污染,37%样品受到轻度污染,其余样品未受污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三沙湾溪邳村滩涂养殖区沉积物质量状况及风险评价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席英玉 陈财珍 姜琳琳 余颖 杨芳 罗冬莲
   2015, 37 (3): 202-210.  
摘要126)      PDF (2035KB)(744)    收藏
为了解三沙湾溪邳村滩涂养殖环境污染现状,2012 年4 月对该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油类、硫化物、总磷、总氮、多氯联苯、滴滴涕和重金属(Cu、Zn、Pb、Cd、Cr、Hg、As)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中总氮含量达到生源要素Ⅱ类污染水平;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氮和磷,富营养化程度较高;Hakanson 潜在污染因子较大的是汞和镉,风险水平总体不高,但污染程度受人为活动等外来源影响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而生物效应浓度法显示,沉积物中DDTs 含量大于ERL 限值,构成一定生态风险,但沉积物综合生态风险(联合毒性)不大,对生物产生中低毒性,毒性概率约为3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1. 福建漳江口水域表层水、沉积物及水生生物中三氯杀螨醇的残留研究
罗冬莲
   2015, 37 (2): 119-126.  
摘要118)      PDF (1079KB)(800)    收藏
利用气相色谱(GC-ECD)方法测定了漳江口水、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中三氯杀螨醇(DCF)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来源和分布、食用安全及人体健康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漳江口表层水中DCF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13.5 ng?L-1,检出率为4.8%;表层沉积物(以干重计)中DCF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2.49 ng?g-1,检出率为28.6%;11种水生生物中DCF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7.06 ng?g-1,检出率为38.1%。漳江口表层水和沉积物中DCF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D8站(江心岛)附近为DCF残留高值区,这与当地农民施用DCF防治螨害有关,而且因DCF的使用造成D8站成为DCF型DDT污染。水生植物中DCF残留较低,水产品(鱼类、虾类和贝类)中的DCF残留较高,但低于欧盟、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参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DCF每日容许摄入量(ADI)估算得出的DCF接触风险指数(ERI)远小1,表明漳江口水域水产品消费引起的DCF接触风险为可接受风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福建漳江口水产品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及其人体健康风险
罗冬莲 姜琳琳 余颖 叶玫 杨妙峰 莫好容
   2015, 37 (1): 54-61.  
摘要121)      PDF (2439KB)(822)    收藏
采用气相色谱(GC- ECD ) 方法分析了漳江口水产品中六六六(HCHs ) 、滴滴涕( DDTs ) 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鱼类、虾类和贝类中HCHs 残留量(以湿重计) 分别为0. 842 ng?g -1 ( 未检出~ 1.42 ng?g -1 )、0.374 ng?g -1 ( 未检出 ~ 0. 762 ng?g -1 )、1. 04 ng?g -1 ( 未检出 ~ 1.59 ng?g -1 ) ; DDTs 残留量分别为96. 3 ng?g -1 ( 3.40 - 432 ng?g -1 )、6. 79 ng?g -1 ( 1.53 - 12 .1ng?g -1 ) 、37.0 ng?g -1 ( 9.02 ~ 78.0 ng?g -1 ) 。水产品中DDTs 残留量鱼类 > 贝类 > 虾类,且其残留量均高于HCHs的残留量。与其它地区相比,漳江口水产品中HCHs、DDTs含量属于中等水平。组成特征显示研究区域近期无HCHs 污染源输入,但局部区域近期有新DDT的输入,可能与三氯杀蹒醇的使用有关。所采集的水产品中HCHs、DDTs 残留量尚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食品中农药再残留限量(GB2763 - 2014) ,亦低于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最大残留限量,HCHs、DDTs 通过膳食的暴露暂时不会对该地区的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湄洲湾海水硝化作用研究— 15N-NH 4 +氧化法
郑盛华 蔡真珍 王宪 钟硕良 罗冬莲 杨妙峰 姜双城
福建水产    2013, 35 (5): 349-354.  
摘要192)      PDF (738KB)(1003)    收藏

本文利用15N-NH4+氧化法对湄洲湾近岸水体的硝化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湄洲湾近岸水体硝化速率范围在0.51 μmol.L-1.d-1~4.60 μmol.L-1.d-1。养殖区附近较高的硝化速率,有利于海水对NH4-N染污物的自净机制,当水体硝化作用强烈时,水中的NO3-的浓度也随之升高,表明海水中NO3-主要来自于细菌的硝化作用。湄洲湾海水NH4-N的周转时间在1 d~9 d,表层水体的NH4-N转化时间高于底层水。硝化作用转化NH4+为NO2-,并最终转化为NO3-,减少了NH3-N及NH4-N对近岸养殖系统中生物的危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